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78篇
  273篇
综合类   79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彭文强  蒲欣冬  陈怀录  张强  白洪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83-17684,17687
针对当前城市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转变思维方式,从农民的视角出发,以寻求城市化新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主动城市化的概念,重点对主动城市化的时空演进、意义进行了探讨,最后又提出了推进主动城市化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该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城市化的相关理论,拓展城市化的研究思路,有利于城市化战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52.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以人类生存安全和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基于空间数据和统计资料,利用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基本保障格局-缓冲格局-最优格局3个级别的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大气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和农田安全格局,叠加得到高明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最优方案和生态功能分区.结果显示,并非生态安全格局水平越高,城乡发展模式越优,缓冲生态安全格局下的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最可能实现生态安全保护与城镇扩展的和谐发展.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明确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为区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3.
韩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47-9748
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渭南市主城区的建成区数据,结合GIS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渭南建成区的扩展面积和扩展速度,计算了城市重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面积和扩展速度都显著增加,并达到一个相对高的稳定值;随着城市西部高新区的建设,城市重心移动的主基调是由东向西移动,市政府搬迁规划的实施以及各个重大项目的兴建,使其有向北扩展的步态.  相似文献   
54.
文瀚梓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331-9334
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城镇发展的理念更新,指出高速城镇化进程中的误区,高耗能建筑的制约及城镇文化缺失对城镇更新带来的影响,并探讨低碳环保理念促进的城市更新策略,认为应对“过度”城镇化进行反思,在城镇建设改造过程中引入低碳理念并考虑聚落的文化复兴,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通过微分干涉衬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所观察到的菜豆锈菌的侵入和扩展过程。菜豆锈菌夏孢子萌发多产生1个芽管,偶尔也产生双芽管。芽管以气孔侵入为主,也可从表皮直接侵入。侵入前形成或不形成明显的附着胞。气孔侵入的芽管首先在气孔腔内形成气孔下囊,再进一步分化出圆形的膨大体,由膨大体产生1~2支初生菌丝。初生菌丝与叶肉细胞壁接触后分化出吸器母细胞,吸器母细胞进入叶肉细胞内部形成吸器。初生侵染菌丝在产生吸器母细胞的部位的后部产生分枝,形成次生侵染菌丝在叶肉细胞间蔓延。  相似文献   
56.
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作为城市物质基础的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城市用水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用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的4个指标组成一个向量-Ψ来定量描述城市化,并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向量-Ψ与城市用水量Q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目标预测相应城市规模条件下城市用水量,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58.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影响显著,在制定土地政策时,必须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影响。以杭州市富阳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979—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预测评价了县区级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1979—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全区植被碳总量损失为273.4 Gg,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总量损失为771.0 Gg,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是导致土壤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预测2006—2020年间研究区植被碳损失的年均速率将减至25.93 kg·hm-2,土壤有机碳损失的年均速率将减至27.48 kg·hm-2。制定合理政策和有效措施来保护林地,抑制建设用地增长,扭转土壤碳损失趋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9.
科学、合理地评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是优化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降低和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基础。以南昌市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根据2006、2010、2016年TM影像解译结果,通过景观格局稳定性指数、分形模型和转移矩阵等指标,对研究区2006—2016年城市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景观的内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中,城市建设用地和耕地是南昌市主要的景观类型,2016年分别占研究区的35.24%和25.94%,景观优势明显,也是调控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的主要部分。(2)南昌市土地利用景观的稳定性整体上具有明显差异,主要特征为城市建设用地持续增加,由2006年的250.41 km~2增加到2016年的311.76 km~2,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不大。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0.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问题被愈发地重视起来,在综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内涵进行梳理分类,探究了影响其发展的经济理论以及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研究中了解到当前国内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时空差异,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总结,发现当前对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研究集中于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耦合协调模型,由于分析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国内外研究有一定差异,当前国内研究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无法突破数据限制,忽略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反馈作用,很难深入问题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